2023年 筑梦 传爱 聚力 绽放
主辦:西安
十月十三日大会安排于五星级之西安豪享来温德姆至尊酒店揭开序幕,十月十五日于陕西大剧院完满结束。行程安排尽显主办单位的用心及照顾周到。全程网络直播的圆桌论坛,并有香港乳癌研究组协助策划的「医患同心共识」即场投票,骨干培训,由第一届至第八届代表分享及报告,更有多位乳癌患者亲述乳癌令生命蜕变的感人故事。
除了日间的研讨会外,大会更安排了各团体穿着汉服出席「相见欢」晚宴,互相认识及问候,之后组队齐逛大唐不夜城,次晚大家手执荧光棒在城墙健步走,行程紧密,让参与的朋友既获益乳癌新信息,也有机会体验西安文化及美食。虽然短短数日,已带给大家一段难忘的回忆。未曾参与过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大会的朋友,下次记得预留时间去感受下不一样的聚会。
今年会议猛将如云,多位国际级的教授、医生及专业人士,均就是年主题:老年乳癌患者增加、中国乳癌患者每年递增,以及复发及乳癌年轻化,分享和发表多个极具权威的报告和分析。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教授为例,在国际享负盛名,在是次论坛中,他提及中国现时,乳腺癌新发病率达42万,人数逐年递增,30.7%患者年龄少于44岁,而最高年龄群患者为45至54岁,占33.9%。樊教授更补充道,现时国内提倡「三防」:防复发、防转移、防再发。要达成此目标,需要从遗传、环境及行为三方面着墨,最后,他更鼓励乳癌患者要保持快乐、信心及希望。
此外,星加坡邱德拔医院乳腺外科主任谢乐勤教授,亦分享了「为老年乳癌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主题报告,内容提及:「由于人类寿命延长,估计至2040 年时,全球年龄65 岁或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将增加4倍,这个数字将对医疗、保险及经济产生极大影响。而大于65-70岁年龄组中,ER阳性患者比例最高,根治癌症不会是这年龄群的目标,反而如何保持生活质量,及身体功能得以保存更为重要。
会议中另一重点为——美国德洲大学安德森医学中心吕倩教授分享的「为何推展华人乳癌科研计划」中表示,科研在收集研究所需数据的同时,藉此过程更能了解小区需求,并利用这些主流资源,更贴身地提供符合小区需要的服务。

为期2.5日的9GC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大会已完满结束,西安之旅也画上句号。今次除了联盟有17人参加大会外,香港的友好团体,例如:香港癌症协会及其附属团体,以及妍进会……等,另外来自美国的4个团体、马来西亚、澳门、台湾、星加坡及内地多个省市的代表共11个国家、61个组织出席。最终线下参会人数约536人,而在线参会、点击大会视频及新闻连结观看……等等,数据还在持续更新,暂时已超过86万人次收看。

大家可能对「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的名称感到奇怪,机构名字特别长,还标示「全球」及「华人」的字眼,但参加过9GC(第九届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大会)的朋友一定会牢牢记得,「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除了中国香港外,迄今为止,在全球已经有超过86个团体会员,分布在澳门、台北、台中、星加坡、马来西亚、洛杉矶、上海、北京及西安等多个省份的华人乳癌组织,而我们,可能是唯一一个组织将全球有华人的乳癌组织连系在一起!

今次大会邀请了当年推动成立联盟的核心成员,我们的荣誉会长贾紫平女士,分享组织成立的目标及理念。她的一句说话:「做!就对了!」,令大家刻骨铭心。没有她们的不怕艰辛、克服重重困难,便没有今天跨越全球的「华人」「乳癌」组织联盟,没有一个组织之所以成立,只为了关爱「全球」的乳癌朋友,各地互相支持,无私分享信息,协助新的乳癌组织成立,我们的主席王天凤因为有组织缺乏成立经费,故义不容辞实时捐款;香港在疫情严峻、缺乏口罩的情况下,国内一个团体成员速递口罩,让我们可以送赠予仍在治疗的朋友。
今次的西安之旅,有别于其他旅行团,同行的多为乳癌姊妹们,均特别感受到互相关心的可贵,例如:帮忙搀扶上落车,大家又会自发性地互相照顾不同姊妹的需要。好像这次,由于有姊妹因行动不便,故需要拐杖同行,但在紧凑的排程中,忽然发现拐杖遗失了,正感人生路不熟,彷徨无助之际,大会的义工们二话不说便购买了新的拐杖送赠!我们都知道,大会不是怕收到投诉照顾不周,而是真的从心出发,担心她未来数日行程,因没有拐杖而行动不便,这小小举动,令姊妹当场感动落泪。
而来自星加坡的教授,大会后亦不禁对主席发出肺腑之言道:「以往我经常出席不同的国际会议,但没有一个比今次这个会议更感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