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時事故事

2023.12.28 新藥入藥難,乳癌新藥要在香港普及使用,需等多久?

醫療科研不斷進步,標靶藥物推陳出新,施政報告落實全新「1+機制」,容許部份有醫療急需的藥物在獲得一個國家CPP後,加上本地臨床資料及專家報告,便可以有條件註冊使用。加快引入新藥,本來對癌症病人及整個社會都是好消息,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成功註冊的新藥,卻因為未被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只可以在私家醫院使用,令不能負擔高昂費用的病人,無法得到適切的治療。基層病人欲在公立醫院使用新藥,還要再等候多時。新藥要被納入安全網資助,過程更猶如「過五關」般漫長路遠。

早前,主席王天鳳在香港01發表文章,就納入新藥機制作深度分析,並提出一些改革倡議,希望喚醒市民大眾關注,並期望有關當局可考慮全面檢討審核程式,簡化藥物納入名冊及安全網的流程,加快新藥普及使用,讓更多有需要的病人能及早獲得更佳治療。

文章中就納入新藥機制提出一些建議。譬如可以加強衛生署及醫管局的溝通協作,衛生署審核藥物註冊的資料可以交予醫管局以減少重複審核。另外可考慮合併部份會議以縮短整體審批時間。期盼有關當局可考慮全面檢討審核程式,簡化藥物納入名冊及安全網的流程,參考中國內地、澳洲和英國等的做法,加快引入先進醫療科技,促使香港醫療科技的應用領先國際水準,讓醫療體系發揮最大效用。文章分享:https://www.hk01.com/article/966562……

2023.11.13 面對生死未雨綢繆 ~ 預設醫療指示 · 器官及遺體捐贈

人們對死亡觀念的心態改變了,透過「生死教育工作坊」,希望能讓更多朋友學會如何面對生死!事實上,除了心態的改變,與生死相關的課題真的很多,好像預設醫療指示、器官及遺體捐贈,以及遺產捐贈……等,均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例如:「預設醫療指示」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讓臨終病人在離世前,自行表明是否拒絕維生治療,這是尊重病人選擇的最好方法,可把病人的痛苦,或對其造成的尊嚴損害減至最低。

至於「器官及遺體捐贈」,能遺愛人間,除了在身故後捐贈器官外,癌症病人也可捐贈眼角膜,讓需要的朋友重獲新的生命;至於「捐贈遺體」成為「無言老師」,以身軀教導學生,非常有助發展及手術技術的改良,從而提升手術在病人身上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最後,是「遺產捐贈」,除了分配遺產給摯愛親友外,很多朋友亦選擇捐贈部份遺產給慈善機構,為世間留下一點溫暖,好讓慈善機構能以這份愛,繼續溫暖其他人的心。在此,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感謝有心朋友的捐助,讓我們的乳癌病友支援服務,能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姊妹。

離開人世並不可怕,只要預早計畫,然後告訴您的家人相關意願並辦理手續,難以啟齒的話題,其實也可在生前預早辦妥喔!

2023.10.16 信息:為何女性患乳癌的數字逐步上升?

隨著時代轉變,大家都認為醫學的進步會令人們患病的機會減少,然而事實並未如我們想像般,相反,根據本港乳癌新症數字顯示,2020年個案更按年上升4.1%,情況令人關注。

就【on.cc東網專訊】文中指出,女性除患乳癌有所增加外,肺癌女性患者的占比亦同樣上升,原來,我們的飲食習慣和患乳癌有密切關係,而空氣污染和基因變化,則會增加患肺癌風險,姊妹們真的不容忽視。原文:https://bit.ly/GCBCnews0917

有見及此,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將加強推廣乳健教育,透過多元化的乳癌講座、工作坊及義工支持,令公眾人士對乳健有更深入的認識。想瞭解更多?歡迎致電粉紅熱線36188330,與我們聯絡,以取得更多有關乳癌資訊。

2023.09.21 「神醫」真的可治癒乳癌麼?

根據《晴報》報導,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近日分享曾遇過一名乳癌病人,因為不願做手術和接受化療,諱疾忌醫,寧可相信「神醫」能治病,胡亂試驗「隱世神藥」或「偏方」,最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事實上,當患者感到絕望時,又或擔心手術後會影響日常生活時,「神醫」便會在此時向您揮手,稍一不慎,「神醫」便會有機可乘。我們明白,乳癌康復的過程雖然漫長而且帶點點痛苦,但在醫學昌明的現今世代,如能理智地選擇5大乳癌治療方法,對症下藥控制病情,相信這才是最有效的生存之道!

一齊來瞭解更多有關5大乳癌治療方法:bit.ly/3rhw1du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中有不少同路人,姊妹們如面對乳癌病情時有任何困擾或痛苦,想找人傾訴或解答,我們的粉紅天使義工團隊,絕對願意與您分享!分憂!分擔!粉紅熱線36188330,我們期待您的來電!

2023.09.11 雙乳的問題 又豈止乳癌

乳癌新症的數目,多年來均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更成為香港最常見的婦女癌症,情況令人憂慮。

為著個人健康著想,定期自我檢查乳房最為重要,如發現異常,需立刻尋求醫生的協助,因為愈早發現,治癒率愈高。

不過,摸到胸部有硬塊,並不一定代表患上乳癌,就像臺灣資深女星王小芬,以為自己患的是乳癌,卻原來是葉狀肉瘤!

根據臺灣外科醫生江坤俊日前在《健康2.0》上稱,檢查乳房時,如摸到胸部有「硬繃繃的硬塊」,那便有機會是乳癌,但葉狀肉瘤則不同,摸起來時像纖維腺瘤,而腫塊感覺上是會「滾來滾去」,而且亦會長得得別快。所以,當自我檢查時如遇到什麼問題,還是儘快尋求專業醫生的協助最為關鍵。

我們明白乳癌來襲時,無不感到沮喪、痛苦、孤單和絕望……,但是,病向淺中醫,儘早求醫,抱著正面和積極的態度面對,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E7%99%8C%E7……

如有任何困擾,我們的粉紅天使願意與你同行!

2023.07.31 天后李玟 乳癌鬥士 我們懷念您……

華人音樂界傳奇人物李玟(CoCo)的離世,深深地震撼了大家的心。她是樂壇天后,也是華人音樂界的重要代表,她的音樂才華獨樹一幟,歌聲能夠打動人心。

雖然李玟的死因眾說紛紜,但她生前曾患乳癌,一直默默地抗癌,仍能樂觀面對,是一位真正的鬥士。乳癌是女性中常見的疾病,治療及相關後遺症,給病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因此,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特設「粉紅天使」陪診及陪伴服務,旨在為乳癌病友提供支援,讓她們在抗癌路上不再孤單。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E6%9D%8E%E7……

粉紅天使作為同路人,陪同姐妹們一同面對乳癌的挑戰,希望能夠給予她們更多的關愛和支持。讓我們一起關注乳癌,讓更多的人瞭解乳癌,關愛女性健康。

2023.06.08 豆漿營養|多喝傷腎易患乳癌卵巢癌?營養師解3迷思減肥應這樣喝

原文網址: 豆漿營養|多喝傷腎易患乳癌卵巢癌?營養師解3迷思減肥應這樣喝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5020……

坊間常說大豆類製品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非常相似,有機會增加患乳癌或乳癌復發風險,您認為是真的嗎?

有疑問,除了可向家庭醫生查詢外,亦可參考早前推前《乳癌瑣碎事》叢書內的資料;

其有關內容於較早前曾於臉書與大家分享,現在就讓我們再溫故知新一下啦,《乳癌瑣碎事》 連載︰https://1drv.ms/u/s!Ash5ykRBy_4vhuMvYnz885AZRj02aw?e=bWY7PB

鳴謝作者︰臨床腫瘤科專科黃麗珊醫生、外科專科周芷茵醫生

2023.05.31 令人懷念的抗癌勇士 ~ 溫裕紅

聽到資深藝人溫裕紅女士離世,想起她於2019年1月,雖然有病在身,還參與了「粉紅天使慈善晚宴」,親身到場為罹患乳癌的姊妹們打氣,鼓勵姊妹們正面積極面對,為大家帶來莫大的支持!

溫裕紅早在2005年因患上乳癌要接受治療,雖然已擴散到淋巴,不過一直積極樂觀抗癌。可惜,數月前病情突然惡化,19日治療無效後安詳地離開我們。她的離去令大家感到婉惜,我們永遠懷念抗癌勇士溫裕紅的燦爛笑容!她正向積極的人生態度藉得大家學習!

2023.04.27 黃麗珊醫生 Youtube:乳癌電療須知

電療的迷思!https://youtu.be/80IpXp-rWRU

多謝黃醫生無私的分享,各位乳癌姊妹們可以按入YouTube連線瞭解更多電療有關的資訊:

  • 電療如何減低乳癌復發風險
  • 什麼乳癌病人需要接受輔助電療
  • 如何使用忍氣方式配合電療
  • 電療皮膚護理
  • 電療次數

同時,如黃醫生在短片內提及,其與周芷茵醫生聯合出版的《乳癌瑣碎事》第一冊內,在「電療篇」中,亦有詳解相關資訊。

事實上,如黃醫生所言,現在手術及技術已大大改善,電療後的淋巴水腫機會,相比以往已大幅減少;但她仍深信「預防勝於治療」,故此建議大家每半年檢查及量度淋巴水腫指數,全球華乳聯盟現時增設免費淋巴水腫相關服務,各位有需要的姊妹們,可致電 6317 2341 查詢。

2023.04.24 遺產及保單捐贈。財富、善心愛傳承

未提供相片說明。

近年,不少朋友會考慮生前訂立平安紙又或作資產分配,預立遺囑對很多香港人來說已不是甚麼忌諱的事。

近日,有乳癌姊妹因感受到「粉紅天使」們無私的支援和陪伴後康復,告知本會將是他保單之受益人。最近有一遺產傳承的公司通知本會,他的客人指定本會為他遺產的繼承人之一,並向本會確認資料。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在香港紮根七年了,各位粉紅天使及同事在這幾年默默耕耘,未曾諗過收取任何回報,情況許可下盡可能照顧乳癌朋友不同需要。

非常感恩姊妹們以行動回報大家,將部份遺產又或保險金捐贈本會,藉此令這份愛能延續下去。

如果您支持我們的理念,又或想將愛心繼續幫助其他姊妹,我們誠意鼓勵您將祝福化成心意,透過遺產或保單捐贈,讓更多乳癌病友,能因為您的善心和傳承,而獲得更多、更好及更全面的援助。

2023.04.10 港媽乳癌復發為愛兒學費拒用貴藥 苦撐7年見兒子升大學終無憾走

最近,小篇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偉大母親個案,母親不幸乳癌復發,為了愛兒儲學費,拒用貴藥,撐起一片藍天,7年來身心承受不少苦痛,最終兒子考入本港大學,母親無憾而終。

雖然,隨著醫學及科技的進步,新標靶藥物面世,乳癌患者對治療的耐受程度提高,存活率亦大大提高,但無奈的是,標靶藥價錢不菲,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擔,個案中的母親只是冰山一角。

期望政府及有關部門考慮現時藥物資助計畫或降低收費, 讓有需要的基層或夾心階層,也能選擇使用合適藥物,提高存活率, 多點時間陪伴致愛。原文參考:https://topick.hket.com/……/%E3%80%90%E4%B9%B3%E7……

2023.02.09 新聞 >美少女切除雙乳為杜絕乳癌

新聞分享 ~~ 大家要有足夠的乳健知識;及早檢測、及早發現;萬一不幸確診,無需驚慌,及早治療;「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的粉紅天使會在您身邊支持您支持您!

https://www.hk01.com/……/%E4%B9%B3%E7%99%8C-29%E6……

2023.01.13 黃麗珊醫生 ~ 二價疫苗的迷思

二價疫苗是否適合所有乳癌病人?和之前的新冠疫苗有什麼分別?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副作用需要留意?

就讓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Dr Cindy, 黃麗珊醫生 為大家解答一下。

分享︰